假如我不会书法,可能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劳碌吧?”由此看来,千万不要以通书法而自命不凡。话虽如此,地位低下的人,因写得一手好字而被提
的事例很多。所以说:
业不同的人,是不能互相谋划的。
《礼记-乐记》说:“君无故不撤去琴瑟。”自古以来的名士,大多
好音乐。到了梁朝初期,如果贵族
弟不懂弹琴鼓瑟,就被要认为有缺
,大同末年以来,这
风气已不存在。然而音乐和谐
妙,非常雅致,意味无穷!现在的琴曲歌词,虽然是从古代演变过来,还是足以使人听了神情舒畅。只是不要以擅长音乐闻名,那样就会被达官贵人所役使,
居下座为人演奏,以讨得残杯剩饭,备受屈辱。
安
尚且遭遇过这样的事,何况你们呢?”
算术也是六艺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的读书人谈论天文,推定历法,都要通算术。然而,可以在学别的本领的同时学算术,不要专门去学习它。江南通晓算术的人很少,只有范附的祖恒
通它,他的官位是南康太守,北方人中多通晓算术。
梁武帝秘阁珍藏的图书、字画散失以后,我见到了很多王羲之、王献之的真书、草书作品,家里也曾获得十卷。看了这些作品,才知陶隐居、阮
州、萧祭酒等人的字,无不是学王羲之的字
格局,可见王羲之的字应是书法的渊源。萧祭酒晚年时的字有所变化,改变的就是转向王羲之年轻时所写的隶书。
医学方面,要达到准极为困难,我不鼓励你们以会看病自许。稍微了解一些药
,略为懂得如何
药,居家过日
能够用来救急,也就可以了。皇甫谧、殷仲堪,就是这样的人。
两晋、刘宋以来,人们大多通晓书法,所以一时形成了风气。在人们中互相产生了影响,所有的书籍文献都写得楷正可观。即使难免现个别俗
字,但损害不大。直到梁武帝天监年间,这
风气也没有改变,到了大同末年,异
错讹之字大量
现。萧
云改变字的形
,邵陵王常使用错别字;朝野上下都风起效仿,作为模式,画虎不成反类犬,造成很大的损害。一个字简化成只有几个
,有的将字
随意安排,任意改变偏旁的位置。从此以后的文献书籍几乎没法看。北朝经历了长期的兵荒
以后,书写字迹鄙陋不堪,加上擅自造字,字
比江南的还要
俗笨拙。以至于市的将“百”、“念”两字组合替代“忧”字“言”、“反”两字相组合替代“变”字“不”、“用”两字组合替代“罢”字“追”、“来”两字组合替代“归”字“更”、“生”两字组合替代“苏”字“先”、“
”两字组合替代“老”字。像这样的情况不是个别的,而是在书中到
可见。只有姚元标擅长于楷书、隶书,专心研究文字训诂的学问,跟从他学习的门生很多。到了北齐末年,掌
典籍文献的官吏所抄写的字
,就比以前的时候
多了。
江南民间传有《画书赋》一书,是陶隐居的弟
杜
士撰写的。这个人不怎么认识字,轻率地规定字
的法则,假托名师,世人以讹传讹,信以为真,很是误人
弟。
擅长绘画,也是件好事,从古以来的名士,很多人有这本领。我家曾保存有梁元帝亲手画的蝉、雀白、团扇和图,也是旁人很难企及的。梁元帝的长
萧方等专门善于画人
肖像,画在座的宾客,他只要用笔随意
染,就能画
几位
真的人
形象。拿了画像去问小孩,小孩都指
画中人
的姓名。还有萧贲、刘孝先、刘灵除了
通文章学术之外,也善于绘画。赏玩古今名画,确实让人
不释手。但如果善于作画的人官位还未显贵,则能绘画就会常被公家或私人使唤,作画也就成了一
下残的差使。吴县顾士端
为湘东王国的侍即,后来任镇南府刑狱参军,他有个儿
名叫顾
,是梁元帝的中书舍人,父
俩都通晓琴棋书画,常被梁元帝使唤,时常
到羞愧悔恨。彭城有位刘岳,是刘橐的儿
,担任过骠骑府
记、平氏县令,富有才学,为人
快,绘画技艺独一无二,后来跟随武陵王到蜀地,下牢关战败,就被陆护军
到枝江的寺院里去画
画,和那些工匠杂
一起。如果这三位贤能的人当初都不会绘画,一直只致力于清
德雅的事业,怎么会受这样的耻辱呢?
弓箭的用,可以威震天下,古代的帝王以
箭来考察人的德行,选择贤能。同时也是保全
命的
要事情。江南的人将世上常见的
箭,看成是武夫的
箭,所以儒雅的书生都不肯学习此
。另外有一
比赛用的
箭,弓的力量很弱,箭
较长,设有箭靶,宾主相见,温文尔雅,作揖相让,举行
礼。这
箭对于防御敌寇,一
没有益
。经过了战
之后,这
“博
”就没人玩了。北方的文人,大多数会“兵
”,不只是葛洪能一箭可以追杀贼寇,三公九卿宴会时常常赐
箭的优胜者。
箭技术的
低,关系到荣誉与赏赐。尽
这样,用
箭去猎获飞禽走兽这
事,我仍不愿意你们去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