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震局的惯例,专项经费、课题经费,虽由专人使用,但大笔的支
则应由局领导班
讨论决定。而
照《北京市地震局经费支
理办法》的规定:现金、支票、转账等经费支付2000元以上,经计划财务
审
后,报主
局长审批;局
经费5000元以上的支
,由局党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支
。但是,分
计财
的那位北京市地震局的副局长并不知
杜甫来拿这笔钱的用途,他“不方便问”杜甫来也从未跟他说过。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傅老板分3次共给杜甫来27万元。但在此之前和以后他再也没有与北京市地震局签过其他合同,也没有
过北京市地震局的任何实际工程。这次30万元的“
栏山地震台维修”合同也只是虚签的,工程并没有实际发生。
在此前后,那位中国地震局的领导既没有和北京市地震局的任何领导就该款的情况打过招呼,也从未说过这笔钱归杜甫来使用。因为那位领导觉得,既然是下拨的款项,北京市地震局如何使用,他就没有必要过问了。
30万元趴在账上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尽快把钱“”
去。怎么顺理成章地“
”这笔钱呢,杜甫来很快想起个
包工
傅老板,这个傅老板挂靠在一家建筑公司,曾在中国地震局
过一些装修类的小工程,跟杜甫来打过几次
。
2001年底,杜甫来把傅老板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让他个30万元的工程预算和合同。杜甫来说:“
上到年底了,中国地震局下拨了一笔钱,年底
不
去的钱中国地震局就要收回了。你
个30万元房屋翻修方面的预算,我把钱汇给你,你再提
来给我,至于活儿怎么
,明年再说吧。”随即,杜甫来跟傅老板讲了
工程等内容,工程地
是
栏山地震台。
而杜甫来从傅老板那里拿到发票
这笔钱成了上边不说,下边不问的钱。也就是说,这笔趴在北京市地震局账上的30万元,除了杜甫来之外,别人谁也不知用于哪方面的支
。
2001年12月13日拨款计划下达几天之后,中国地震局的那位领导就跟杜甫来打招呼说:“因为别的单位没有用公款给领导装修房,我们没有找到给局领导装修的依据,这30万元不能用于装修了,你们北京市地震局就作为经费留用吧。”杜甫来一听,自然是喜上眉梢,他
兴地说:“谢谢领导关怀。”
明修工程,暗度陈仓贪墨30万
但是,这个傅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不会白帮杜甫来这个忙,他告诉杜甫来,开发票要大约3万元的税。杜甫来急于拿到现金,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这个时候,区区30万元变成了杜甫来面前大的诱饵。他侥幸地以为,自己带来这30万元既然上下都没有通气,自然就应该归自己支
。但是,杜甫来并不想把这笔钱用在公家
上,他想一
吞下这笔钱。他认为,自己带来的钱,就应该自己“
”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支票账20多天后,傅老板还指望杜甫来能给他
活
,所以他一直拖着不给杜甫来钱。杜甫来见傅老板不够“开窍”只好打电话让傅老板准备10万元现金急用。傅老板之后凑齐了10万元钱
给了杜甫来。过了两个月,傅老板还是不主动,杜甫来毕竟
贼心虚,只好再次打电话
要,傅老板第二次给杜甫来10万元。这时候,傅老板似乎也看
什么了,他一直
着杜甫来给他
工程
,杜甫来随即让他再拿最后的7万元。傅老板觉得自己该开
要活
了,于是他拿着最后的7万元跟杜甫来在一个小饭馆见了面,两人一起喝了一场酒,傅老板还提
让杜甫来给
活
,杜甫来终于勉
答应了。
经费,一般也都由负责该项目的人员使用,所以这位副局长把这30万元由杜甫来使用的情况告诉了计财长,并在中国地震局2001年计划项目表上30万元旁边注明“杜局
理”
杜甫来在北京市地震局分基建等工作,傅老板自然需要杜甫来的“关照”他很快让预算员
了一份30余万元的工程预算书
给了杜甫来。不久,杜甫来给了傅老板30万元的支票。傅老板把支票存在自己的个人账
里,并
杜甫来的要求,从他挂靠的建筑公司开了一张30万元的发票
给杜甫来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