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9章回明二(3/3)

下,这时候杀一个鞑子的头就是很大的功劳了,何况起码有十几个呢,一般出来找炮灰的清兵是十几人一队。

想到这赵应雄咬牙点头道:“好,下不为例。”现在整个关隘的士兵都是亲信,不怕泄密。

赵之锦高兴的让车队众人将十辆马车上的大箱子卸下,然后和赵应雄约定好离开的时间就入关而去了。

赵应雄看着这十个大箱子不觉笑笑,莫不是一个头用个箱子装吧。挥手让手下把箱子抬进关墙里。

赵应雄走进关隘大门,边走边苦想是不是用出关杀清兵巡逻队的借口解释这些人头来源,该分手下几个头,孝敬上面几个头,然后才是自己的,这年头不会为人是活不好的。

突然搬箱子的清兵惊叫起来,赵应雄骂骂咧咧转身看去,却也当即呆住。

一个箱子被手下好奇打开却发现里面是满满的鞑子头颅,用石灰保侟着仍能看清它们的面目,那时的清兵和明人还是有很大不同。

发现这些箱子里全是货真价实的鞑子,赵应雄仿佛看到满箱的黄金还有官帽正向自己飞来,只是当时整个大明对斩获两三个清兵就是大胜的情况下,这十箱满满的战利品会引起多大影响却是赵应雄想不到的。

当时赵应雄就差人去向上级报捷,当晚捷报就层层到了大帅府,经过亲信去关隘查收确认无误,大帅就放开手一番润色战报把英勇无畏的边军全体亲信将官大夸了一遍,将由自己领导的边军如何全线突袭鞑子,战火滔天血流成河描写的情真意切感天动地,又赶忙用加急信使快马送往京城。

第三天晚上捷报就摆在兵部尚书杨嗣昌得书桌上,看到信上言之凿凿,也相信边军不敢做这么大的假,连夜就进宫禀报崇祯皇帝,这一晚整个皇宫灯火通明。

天还没亮时整个京城到处就都是鞭炮声,得到消息的大臣也早早的等候进宫,大捷的消息还是信使按大帅吩咐在杨嗣昌府外大喊斩多少鞑子好挣面子而传出去的。

第二天,上朝的大臣们发现崇祯皇帝脸色黑沉,只是在下朝时轻轻说了一道旨,嘉奖边关将士,有功者各升一级。

在这诡异的情况下,大臣们也不敢说什么报喜的话,中午时分整个京城都沉寂下来,仿佛今天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

在崇祯书房,杨嗣昌心惊胆颤的坐在下座,总管太监小心的伺候在崇祯身旁,沉闷的房间似乎有股怒气在积蓄等待爆发。

再一次翻看手里的密报,崇祯咬牙问道:“人都安排好了吗?”

杨嗣昌忙低头回道:“全安排妥当。一百锦衣好手都是精兵强将。”

崇祯哼一声,冷冷道:“来看看这份密报,一定要弄清杀了那么多鞑子的势力是什么人,若是大明百姓就把他们招成明军,要不是怕边境不稳我早就把边关那些全调来和李张二贼打仗了。”

杨嗣昌等崇祯点头允许后急忙走到书案,看是什么字条让本来高兴听到捷报的崇祯急剧变脸。

拿起字条在烛光下看到上面写着《锦衣卫密报皇上,查日前XX关进入一不明车队,用十箱装满鞑子人头的箱子买通守关官兵,入关来连日大量购买粮食和铁器,意图不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