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但是他没有随便见人的自由。多数要经事先安排.就连火车专列上的服务员要见他,也需经我们卫士同意。他思想活跃,驰骋无羁,却连飞机也不能坐。他只是个人,面对的是组织决定。有时,他一句话就能改变中国的历史程。但同时,他说一百句也得不到去饭馆吃饭的自由。他在红墙内讲话地球也可以颤动,但是他要随便走
红墙一步却是不可能。必须经有关
门同意安排…他曾多么羡慕那些工人、农民、士兵和普通市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呵!
1955年苏加诺总统来华访问。我跟随泽东去机场为苏加诺送行。飞机起飞后,
泽东忽然对我说:“银桥,咱们找个饭馆吃饭吧。”我提议:“咱们吃羊
泡馍吧.我在那个饭馆吃过。”当时饭馆不到营业时间,所以事情好办。好警卫。饭馆里只有他和他
边的工作人员。
泽东不
吃羊
,吃不几
,他只是
情地环顾属于饭馆的一切。这一切能够唤醒那些遥远而亲切的记忆。他还“微服私访”.到丁家
园看了一个姓了的老
养的
。这
活动对他来说是莫大的享受,可惜次数太少了,屈指可数!
1958年3月13日,泽东参观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之后,
来正值吃午饭时间。他
持要到饭馆吃顿饭,便来到长
的正
饭馆。本来也作了安排;不会有外人
来。附近都布了哨。可是
泽东憋的慌,到窗
望了一
街景。就这一
,被对面楼上一位晒衣服的妇女发现了。那妇女惊喜的叫喊:“
主席,
主席,
主席万岁!”
自从”主席”与“万岁”成为不可分割的词组后,事情就变成了这个样
”喊
主席就必然有万岁,喊万岁就必然有
主席。刹那间,人群从四面八方
一般涌来,万岁声一阵
似一阵。尽
其中许多人想见却没见到
泽东。这
呼场面同我在陕北见到的
呼场面已经有所不同。陕北者乡喊万岁,不同年龄
别的人有各自鲜明生动的特
;天津群众喊万岁缺少各自特
,表现是的同一
形态的
烈。或者还带着盲目。
沸腾的人群包围了正饭馆。附近路
全堵满了人。
通
痪,
通警察也跟着挤,都想看一
泽东嘛。
泽东想到群众中去,我们自然不答应。其实这
情况这
场合走到群众中又有什么用呢?再不可能像在陕北那样
着粪
推着碾
与老乡聊家常,调查研究社会实际了。人和“神”只有祈祷和恩赐的关系,不可能有平等对话的关系。
从上午一多到下午五
多,我们被包围了六个多小时。警备区用一个排的兵力
把一辆“华沙”小轿车推
人群,挤到“正
”门
。一群剽悍
壮的战士好不容气将
泽东保护上汽车。“华沙”车小,
泽东平时坐不
去。那夭被战士们
去了。然后,仍然由战士们前面开路,后面推车,终于冲
包围圈。事后收场,鞋帽、钢笔和手表收了七筐半。
在北河,
泽东曾因为群众喊万岁,聊不成天,发脾气。今天面对天津人民的
烈
呼,看到如痴如狂的
追随他的群众,
泽东又不无陶醉的笑了。他也是只说了一句话:“又是一次黄鹤楼。”
这话是褒是贬?
事实是,以后泽东只要
“随便走走”的意思、有关
门便举
黄鹤楼和正
的例
。即便不说
泽东的安全,也需考虑不要惊扰正常的社会生活啊。
泽东一生英雄,却不得不在“黄鹤楼”和“正
”面前低
让步。久而久之,他习惯了
居简
的生活。
事实是,1949年泽东与柳亚
泛舟昆明湖,我亲耳听到
泽东对柳亚
说:“你现在可以赤膊上阵发表文章。讲话,现在与蒋介石时代不一样了,你的人
安全是有保证的,你的意见会受到尊重的。”可是十年后,到了1959年,我在庐山又亲耳听他说那位“赤膊上阵”写了意见书的彭德怀:“彭德怀,军队不踉我走的话,我可以重新到乡下去组织游击队,重新建军。”这是充满自信的挑战。他相信自己远胜于相信彭德怀,甚至胜于相信集
。后来事态的发展。确实证明了他的这
自信有
据,有
理。他一句活能使整个党组织都
痪!他站在哪里,群众就会被
引着朝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