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4/4)

部分省委书记在一楼会议室开会,会后便赶回北京接见外宾。接见前,毛泽东就像任性的少年一般兴奋自得:“罗部长不叫我去游,我偏去。还不是去了吗?一游就是16里!明年6月份我还要去。把他也要拉丁水。这种兴奋得意之态,一直延续到接见开始。当外宾出现在面前时,他才恢复了平常公开场合所表现的那种庄严神态。

我曾多次目睹毛泽东声色俱厉地批评甚至是训斥党、政、军的高级负责干部,有时的激烈程度是算得上发脾气的。元帅将领们见到毛泽东发脾气,立正站着不动的多;党政领导干部遇上毛泽东发脾气,低头不安,作检查的多。在党的领袖人物中,我感觉毛泽东是最不肯掩饰自己的好恶,不愿掩饰真实感情的人。如他自己所言:“不愿牺牲真我,不愿自己以自己做傀儡。

1948年7月1日,王明来找毛泽东。那天正是我值班。

王明个子不高,四方长脸,白净面皮。我在院门口迎往王明,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我要见主席。”当时毛泽东没有什么大事缠身,我点点头:“请跟我来。”

我对王明礼貌,但是不热情。毛泽东曾告诉我:“此人曾经想要我的命呢!

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听见响动,他抬起头,看见了王明,便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绕出办公桌同玉明握手,请王明坐在沙发上,自己坐到那把躺椅上。毛泽东与亲密战友相交是很随便,不拘礼节的。比如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这些同志还有林彪进来,他躺在床上办公会继续躺着办公,招呼一声即可。只有对疏远的。人才会表现出某种客气与礼貌。

两个人寒暄之际,我便出去彻茶。送茶进去时,听到王吩兑:“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我还是想不通。有些意见我还要向中央陈述,要跟你谈谈…”

毛泽东面无笑容,严肃倾听。我明白气氛不适合我留下,放下茶水便悄悄退出。

回到值班室不久,他们的谈话声便越来越大。终于,变成了争吵。我跑出值班室去听,是争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牵扯到不少人与具体事件,甚至牵扯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毛泽东用浓重的湖甫口音大声讲的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到现在了你还想不通啊?现在快胜利了,你还没有一个反省?”

那时,江青是毛泽东的行政秘书。我忙到江青房间向她报告,并提议:“要不,请周副主席来?”江青说:“那就叫恩来去听听。

我请来周恩来,随他一起轻手轻脚走到窗口下,刚听了两句,他就回过身,一边挥手。一边用眼色表达意思:去。你下去,不要在这儿听。我又蹑手蹑脚退下来。

周恩来俯身窗下静静地听,工夫大了就悄悄活动一下脖颈。后来,争吵声低下去,王明的口气是要走了。周恩来轻捷迅敏地离开窗口,躲开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