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大意;周恩来是怎样“节劳”的呢?那情景写三本书也写不完。从总理的工作日历和我们的日记就可以看基本情况。
从1974年1月1日到6月1日,这住院前夕的5个月,除了到医院检查病情和治疗外,他总共抱病工作139天。这139天中,工作达18小时以上的有130天2剩余的9天无一不超过10小时以上。
如果以小时论,总理抱病工作的5个月,比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一般工人在一年里的全
工作时间还要长。
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的日记不能以大自然的一天记,只能以“周恩来的一天”记。
周恩来的一天有多长?说不准。随便举他住院前的3个例:1974年2月9日凌晨4
至2月12日凌晨4
三刻:
…到了11日夜,他还是不能休息,晚上又安排了几个会。第二个会议开始时,他终于累得犯了病,就站起来用椅背住腹
继续听汇报。大家不知
他已连续工作近小时,请他坐下听。他低声说:“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1974年3月6日下午
至1974年3月7日中午12
半:
…他工作12小时后,发生缺氧病状,力实在支撑不住了,躺到床上
氧,边
氧边批看文件达9个半小时…1974年5月6日下午4
至8日凌晨4
半:
他连续工作18小时后,刚睡下40分钟就被叫到钓鱼台…以后又工作10多个小时,一直到8日凌晨4半。
他又现严重的缺氧病状,这已经是第4次了…周恩来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这
连续的大工作量中度过,本不足为奇。但是1974年这5个月不同,他的病情已相当严重,每日大量便血,多的时候能达到上百cc,就像直接便血
似的,看着惊心动魄,忍不住泪。他以古稀之年就是这样一边输血
氧一边便血
持着健康人无法负担的工作量。当时卫士和医务人员累病三四个,都是比他年轻二三十岁的健康同志,又是
班跟随他他怎么能不累倒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理确实是累死的。
总理也曾讲过伤的话,我听到过3次:
他曾望着整日辛劳的工老周师傅,用一
苦涩的声音
叹:“唉,咱们西
厅就是我们两个姓周的人最辛苦了…”
他曾坐在桶上批阅文电急件,一小时完不了,终于叹
气说:“我成了一个语文教员,天天在那里改卷
…”
有一次开会后,坐车回西厅。车停好后,他几次动不了
,钻不
车,内我们把他扶
车。下车离办公室只有30几米的路,他自己都走不了,需要我们架着他走。
“我太疲乏,”总理歉意地望望我们,虚
地下坠着,我们不得不尽力架住他。
他脸上掠过一丝凄凉的笑:“让我息一下…”
“总理!”我轻轻叫一声,赶扭开脸。我实在无法忍住
淌的泪。记得每位新到总理
边工作的同志,都要听到邓大
——声:嘱咐:“总理走路很快,你们要跟
,不要跟丢了。”
那个走路生风,行动捷洒脱的总理哪里去了?现在他已经无法独自走完30米…“好了,我们走。”总理
息片刻之后,小声吩咐。我们架着他
屋,要扶他去卧室,他坠着
不肯去,气虚地说:“到办公室,去办公室。”
我不再掩饰泪,两
漉漉地望着总理灰白
的脸孔哭
:“总理,求求你了,休息休息吧,恢复一下
力…”
“你叫我什么?总理。”我们那亲敬可的好总理,他一句一
地望着我说:“总理、总理。我是这个国家我是全
人民的总理啊,现在国家这个样
我不
谁
?我怎么休息得了啊…”就这样,我们把总理架到了办公桌前。他两手抖抖地拿起办公袖
,我们忙帮他
好,然后扶他在办公椅上坐下来…总理这样拼命
劳,首先是为了维护国家使之免遭覆灭;同时为了不使领导权落
江青一伙人手中,为了遏止来势凶猛的“批林批孔”运动不要再度演变成“文化大革命”
初期那样动不堪的局面。
从1973年冬开始,由于大量便血,总理每半月或一月就要接受一次输血。有一天下午6多钟,王洪文让秘书来电话说,晚上要开政治局会,要总理确定时间“以便江青同志那里好安排其他事情”当时总理正在输血,电话是秘书纪东同志接的,他说:
“总理正在治疗,可否半个小时后再商量?”
片刻,那边请示了王洪文,回答说:“必须立刻定下来。”
连主席找总理还要问问总理是否休息?如果休息就过两个小时再找。可是这些“得志便猖狂”的“爆发
”就是这样狂妄不可一世。我们只好悲愤地看着医护人员为总理
下了输血的针
…到1974年的5月底,周恩来
已经极度虚弱,随时可能发生休克。在办公桌前只要一坐就站不起
了,非有人搀扶不可。
但他仍然持
原定计划于5月29日与
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举行正式会谈,讨论两国建
问题。当时医务人员就守候在门外,随时准备抢救。31日,他又同拉扎克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中
建
公报。人们见到的周恩来仍然是那么安详稳重,从容不迫。
可谁能知,他是接受输血后才
行了这次重大活动。
签字后,总理向秘书授了“6月1日后对送批文件的
理意见”将各项工作都责任到位地作了
安排。
年6月1日,周恩来把桌上所有文件都清理完毕,待清楚,然后在我们的搀扶下立起
,摘下了
在小臂上的蓝布工作袖
。这两
有松
带的袖
曾伴他度过无数不眠之夜,批阅过多少文件,已经
有
情。我见他把袖
放在桌面上,再用手轻轻地,轻轻地抚平,小心翼翼叠整齐,目
在上边停留几秒,
圈忽然一红,
脯猛地起伏一下,将
迅速扭向了一边。
于是,我们都伤心地低下了。
周恩来离开了那把坐了20多年的办公椅,我们追随着左右扶持;他在屋中站住脚,环顾一圈,默默地向这里的一切告别。他的目光在办公用上留恋地往返,终于转向墙
上的图表,目光忽然闪烁一下,随即又黯淡下来。我随他的目光望去,心战栗着
缩起来。
我看到了那张癌
发区发病分布图。
于是,一难忍的痛楚从我心
绞
一滴滴的泪珠,盈满
眶,朦胧了我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