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龙困与微行泽东被迫离武汉(3/10)

写下两个字,握笔沉吟。他过去就讲过不放心武汉军区,其实他是不放心四方面军的人。长征时张国焘闹分裂,留下一些矛盾:延安时,解决四方面军的干部思想问题,又留下不少矛盾。他林彪当接班人,有好多人是不服气的,主要是四方面军的,他们人多,力量大。武汉的陈再道当然不是孤立的,这里有鬼…

心里有鬼的人往往见鬼多,林彪常疑心身边到处有鬼,为此也伤过一些尊重他的人。

“武装游行,包围军区,冲击东湖,抓走中央代表,这是兵变…”林彪写下了关系判断性质的最重要的话。这一条只要成立,他后面的建议便是顺理成章:“外面形势不好,主席的安全受到威胁,要及早转移…”

这封信林彪颇费踌橱。彭德怀、黄克诚、罗瑞卿,以及更早的陈光等人都好办,他们是一方面军的。四方面军的不好办,他必须避嫌。对四方面军的人,毛泽东先下决心,他好办;他先讲话容易引起毛泽东疑心。会疑心他排除异己,搞“清一色。

毛泽东警惕“清一色”不允许“清一色”

林彪深知毛泽东的“将将”之道。有这样一件事:杨成武随毛泽东南巡后,他在军委碰头会上讲:“杨走后,军事要有人处理,成立一个军委办事组,吴法宪任组长,叶群、邱会作、张秀川,四人组成办事组…”办事组第一次开会,吴法宪便忘乎所以地笑道:“关起门说话,都是四野的,这回可以想说啥就说啥”林彪听说后,大骂吴法完三个字:“你找死!”

“都是四野的”这句话在毛泽东那里犯忌,在林彪这里便也犯忌

现在的武汉和陈再道,毛泽东没说“兵变”自己先说,合适陈再道是“四方面军”的战将,根据各方汇报来看,已影响到南京许世友,许世友更是四方面军一员虎将,而且还牵涉到徐海东大将。他是许世友的老上级,曾经独当一面,威风八面,率红十五军团独立完成长征,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他多次负重伤,脑袋上中一枪,从眼眶下打进去,打穿一个洞仍然活了下来,只是身体垮了,长期养病。可他现在也活跃起来。他不服林彪。再往上,自然就是徐向前…

既要影响毛泽东,不露声色地解决这些人,又要不使毛泽东起疑心,有所警惕。林彪思前想后,叫来戚本禹。

“这封信你帮助改改。”林彪含蓄道“看怎么提妥当,怎么送给主席妥当。”

戚本禹一看信,立刻明白分量有多重,不敢擅自做主,找陈伯达和关锋这一大一小两个秀才商量,一道修改。陈再道还未包围梅岭一号,他若已经搞兵变,傻瓜也知道应该首先包围解决梅岭一号。这一条毛泽东也会想到。那么…对,加一句:“趁他尚未下定决心”

即:“外面形势不好,主席的安全受到威胁。趁他尚未下定决心,要及早转移…”

改了又改,再请江青把关,终于定稿。最后,这封信改由江青署名。这样,林彪可以避嫌,再讲话也主动。

江青去见林彪,将信的修改内容和改变署名的意见一说,林彪立刻点头:“好,这样好。”

两人简单一商量,决定由邱会作飞武汉送信,由张春桥飞上海,准备迎接毛泽东。

江青举信在邱会作眼前晃晃:“你的脑袋在,这封信就要在!”

谁都明白这封信关乎全局。江青想的是,信若落在陈再道手里,他不反也可能被逼反。当过演员又看书很多的江青,在电影在书里都没少见这种“逼反”的故事。

邱会作郑重地接过信,放在贴身的汗衫内,庄严得近乎宣誓:“首长放心。我在,信就在,一定送到主席手里。”

两点十分,邱会作飞到武汉。

四点二十分,张春桥飞到上海。

三点五十四分,周恩来的专机从北京腾空,向南飞去…

下午三点左右,秘书向杨成武报告:“首长,邱会作从北京来了,要见你。”

“叫他来。”杨成武边说边朝客厅走。

邱会作一身戎装,进门立正敬礼,然后握手:“杨总长,这里情况怎么一○一和江青同志都很担心。”

“一○一”是林彪代号。正像工作人员谈到杨成武都说:“九号首长”“九号”是杨成武。

“外面很乱,这里还可以。他们还没有冲梅岭和我这里。”杨成武简单介绍几句情况。

邱会作见屋里再没第二人,便从贴身衬衫内掏出一封信,把头凑近杨成武,郑重地:“交主席。首长亲自交办的。”

杨成武接过信,信封上写“毛泽东亲启”

那时,邱会作尚未提上来,毛泽东脑子里还没有这个人物,所以没法直接联系求见。邱会作只好通过杨成武传递。

杨成武赶到梅岭一号,亲手把信交给毛泽东:

“主席,邱会作从北京带来一封信。”

“邱会作?”毛泽东接过信。

“他是总后勤部部长。”

毛泽东拆开信,这封信只有两页,杨成武认出是江青的笔迹。当毛泽东翻页时,杨成武看到了江青的署名。

毛泽东望着信凝神有顷,缓缓抬起眼帘,把信放在茶几上,朝杨成武推去,笑着说一句:“劝我去上海。”

杨成武没有去拿信,只朝信注目几行,然后问:“天上走,地下走,水里走?”

毛泽东把手一拂:“我哪里也不去。”

“这里很乱,还是要考虑安全…”

“没事,我不走。”

杨成武不便多劝。反正总理马上要到,等总理来了再说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