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家常国事随便聊(8/10)

学得了那一套在全国行不通嘛,学十几年了,至今农业问题解决不了,何况为树这个典型,国家给支持和帮助,军队帮助开山铺路,天旱不下雨炮兵去打高射炮,农用物资供应吃小灶,全国都能这样把原来艰苦创业的典型意义也破坏”周惠讲到动情处,真诚地叫一声:“老华啊,当年周小舟给我讲,袁世凯当皇帝时,给他看的报都是专门印的,真情他知道但凡领袖,一有威望后容易看不到真实情况。毛主席不是这样咱们湖南农科院的那个张化儒还记得吧?老同志,副院长,自己喂猪,自己插秧。大跃进时,我请他帮忙了解那些‘卫星’的真实情况,他跑了七个省,回来说:只有江苏常熟县亩产七百斤是真的,其他全是胡吹牛。你开普及大寨县的会,下文件说:‘向大队核算过渡是大势所趋’,这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农村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农民的思想水平你现在是主席,走到哪里都被‘莺歌燕舞’包围,能看到真实情况”

华国锋瞪一眼周惠,截住话问:“你去过大寨”

“我不去,我这个人从不朝圣。”周惠动了情绪,皱起眉头道“火车都往那儿开,干什么呀?去了多少人,增了多少产?当年搞人民公社你也知道的,(山查)蚜山、徐水、七里营,主席说三个地方三个月当中,有三个三十万人朝山进香。结果是一个大炼钢铁,一个人民公社,引来三年困难,饿死几千万人。在庐山我就跟主席讲过,我这个人不朝圣。”

一阵沉默,华国锋连连吸烟。在捍卫毛泽东遗产上他是不会退步的,但周惠的谈话虽然激烈,却明显是真诚的,明显是希望他华国锋好,何况,所说内容大部分是真实的,理由也有打动他心之处…

“宣传先进没有错。我承认,这些年的宣传教育,涌现出了成千上万像王进喜这样的英雄,可是搞社会主义‘成千上万’远远不行,中国有几亿人,我们制定政策必须是能调动和解放几亿人的积极性,这样的政策才是实事求是的好政策。”

“哎,周惠同志,”华国锋摆一下手,不打算再争这个问题“我的意见,你有机会还是去大寨看一看。”

“好吧,”周惠要讲的话已经讲完,便也不再咬这个话题,缓和一下气氛道:“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唉,我现在事情多,文件一叠一叠的看不完…”华国锋虽然身居高位,仍然希望能有一个诉说心里话的对象。这个对象不好找,看来周惠在他心目中已经可以算一个。

“你分一分嘛,有些事可以请老同志办。”周惠半是建议,半是劝说“那么多事情都非你自己批不可?”

“我这两下子你也不是不知道…”华国锋扬眉耸耸肩。

“我看还可以嘛,”周惠伸手一握“抓‘四人帮’就干得很漂亮嘛。”

“事情多,担子重,”华国锋兀自摇头“我经验不够,理论也不行。”

周惠接口道:“经验不够找老同志,理论不行请老师,找人来给你讲嘛。”

华国锋点点头,看一眼腕上手表:“哎,一起吃晚饭吧。至于你的工作,中央常委几个同志交换了一下意见,是不是到内蒙古呀?还没有最后定。”华国锋立起身,略一沉吟“这样吧,你不是要出国等回来再谈吧!”



坐中央办公厅派来的车,居然还跑错路。跑西山跑到了香山。

“越急越出差儿。”司机操着北京腔嘀咕,汗水顺着脸颊淌落。车上坐的是邓小平的客人,误了时间责任不轻。

“多看一眼路再走,不耽误时间。”周惠仰靠沙发,淡漠的目光凝视前方的某一点,似乎在欣赏两侧掠过的树冠。树冠已不像两个月前的新绿,换上了盛夏的墨绿色。

他并不着急。几十年养出的习惯:凡事不可太赶,不可太认真,又做又不做,反而顺利些。

两个月前同华国锋的谈话情景历历在目,现在又要去见邓小平。虽然刚回政治舞台,经验已经使他感觉到上层存在的矛盾和斗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