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梁纪四(8/10)

诽谤佛教,对胡太后哭泣着控诉他。太后责备李,李说:“天叫神,地叫祗,人叫鬼。《礼记》中说:‘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因此明者称为堂堂,幽者称为鬼教。佛是由人变成的,叫它是鬼,我认为不能说是诽谤。”胡太后虽然明白李的话正确,却难以违背僧暹等人的心愿,便罚了李一两黄金。

[18]魏征南大将军田益宗求为东豫州刺史,以招二,太后不许,竟卒于洛

[18]北魏征南大将军田益宗请求去作东豫州刺史,以便去招降他的两个叛的儿,胡太后不答应,最后他死在了洛

[19]柔然伏跋可汗,壮健善用兵,是岁,西击车,大破之,执其王弥俄突,系其足于驽,顿曳杀之,漆其为饮。邻国先羁属柔然后叛去者,伏跋皆击灭之,其国复

[19]柔然国的伏跋可汗,壮实大,善于作战。这一年,他西攻车,攻破车城,抓获车王弥俄突,把他的脚拴在后面,拖死了他,又把他的用来作了饮酒的皿。邻国中凡是从前归属柔然后来又叛变的,都被伏跋消灭,伏跋的国家重新大起来。

十六年(丁酉、517)

十六年(丁酉,公元517年)

[1],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1]季,正月辛未(初九),梁武帝在南郊祭天。

[2]魏大乘余贼复相聚,突瀛州,刺史宇文福之员外散骑侍郎延帅客拒之。贼烧斋阁,延突火抱福外,肌发皆焦,勒众苦战,贼遂散走,追讨,平之。

[2]北魏大乘匪重新聚集起来,冲瀛州,刺史宇文福的儿员外散骑侍郎宇文延率领手下的仆和佃客抗拒敌兵。匪烧了斋门,宇文延冲火中抱宇文福,他的发都被烧焦,仍然督促众人苦战,匪终于逃散,他又率兵追杀,消灭了匪。

[3]甲戌,魏大赦。

[3]甲戌(十二日),北魏大赦天下。

[4]魏初,民间皆不用钱,祖太和十九年,始铸太和五铢钱,遣钱工在所鼓铸;民有铸钱者,听就官炉,铜必练,无得淆杂。世宗永平三年,又铸五铢钱,禁天下用钱不依准式者。既而洛及诸州镇所用钱各不同,商贷不通。尚书令任城王澄上言,以为:“不行之钱,律有明式,指谓、钚凿,更无余禁。计河南诸州今所行悉非制限,昔来绳禁,愚窃惑焉。又河北既无新钱,复禁旧者,专以单丝之缣、疏缕之布,狭幅促度,不中常式,裂匹为尺,以济有无,徒成杼轴之劳,不免饥寒之苦,殆非所救恤冻馁,育黎元之意也。钱之为用,贯襁相属,不假度量,平均简易,济世之宜,谓为允。乞并下诸方州镇,其太和与新铸五铢及古诸钱方俗所便用者,但内外全好,虽有大小之异,并得通行,贵贱之差,自依乡价。庶贷环海内,公私无壅。其、钚凿及盗铸、毁大为小、生新巧伪不如法者,据律罪之。”诏从之。然河北少钱,民犹用易,钱不市。

[4]北魏初建立时,民间都不使用钱币,孝文帝太和十九年时,开始铸造太和五铢钱,派钱工在工场铸造。百姓中有想铸钱的人,就让他们到国家的铸炉去铸造,铜一定要炼,不能混杂。宣武帝永平三年,又铸造五铢钱,禁止国内使用不合标准的钱。这样不久,由于洛和各州镇所用钱各不相同,商品货不能换、通。尚书令任城王元澄上书,认为:“不通行的钱,法律有明文规定,指那些薄小、凿边的钱币,再没有其他的限禁。估计河南各州现在崐所通行的钱币都不是禁止行列里的,从前发生禁止的事,我到很困惑。另外,河北既没有新钱,又禁止使用旧钱,只好专用单丝织成的细绢以及疏线织成的布,它们幅面狭窄,尺度也不足,不合常规。把一匹布分成几尺,来救济没有的人,白白地费了机织的辛苦,却不能避免饥寒的困扰,这大概不是救济扶助冻饿之人的办法,也不符合养育百姓的本意吧。钱的使用,用绳穿起来,不用凭借度量工,既公平又简易,是方便百姓的好办法,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的。请求同时命令各个州镇,不是太和钱还是新铸的五铢钱,以及古时通行的钱币,凡是地方上一直使用的,只要里外都好,即使有大小的区别,也都一起通行,贵贱的差别,分别乡里的价折合。这样,贷在海内都可通,公家、私人都可以开展贸易,财再也不会积压了。那些专铸薄小之钱、凿边之钱、盗铸钱币、将大钱化成小钱以及用各招造假钱的人,一律法律治裁。”胡太后下令同意他的意见。但由于河北缺少钱币,百姓仍然以,钱币不能在市面通。

[5]魏人多窃冒军功,尚书左丞卢同阅吏勋书,因加检,得窃阶者三百余人,乃奏:“乞集吏、中兵二局勋簿,对句奏案,更造两通,一关吏,一留兵局。又,在军斩首成一阶以上者,即令行台军司给券,当中竖裂,一支付勋人,一支送门下,以防伪巧。”太后从之。同,玄之族孙也。中尉元匡奏取景明元年已来,内外考簿、吏除书、中兵勋案、并诸殿最,以案校窃阶盗官之人,太后许之。尚书令任城王澄表以为:“法忌烦苛,治贵清约。御史之,风闻是司,若闻有冒勋妄阶,止应摄其一簿,研检虚实,绳以典刑。岂有移一省之案,寻两纪之事,如此求过,谁堪其罪!斯实圣朝所宜重慎也。”太后乃止。又以匡所言数不从,虑其辞解,奖安之,乃加镇东将军。二月,丁未,立匡为东平王。

[5]北魏很多人假冒军功,尚书左丞卢同查阅吏的功绩簿,并加以审,发现了三百多个冒取官位的人,于是上奏说:“请求集中吏、中兵二局的功劳簿,对审查上报的文书,抄写二份,一份放在吏、一份存放兵局。另外,在军队里杀敌可升一级以上的人,就命令行台军司颁发证书,证书从中间竖着分开,一份给立功的人,一份送门下省,以便防止耍招作假。”胡太后听从了他的建议。卢同是卢玄的族孙。中尉元匡上书请求把景明元年以来内外考的帐簿、吏任职的文书、中兵的功劳查询记录,以及历次考中的最等和最低等的名单都取来,以便查冒功盗官的人,胡太后批准了他的请求。尚书令任城王元澄上书认为:“律法最怕烦杂苛刻,治政贵在清平简约。御史台的职责,在于有所风闻就可以上奏,如果知有冒取功劳官职的人,只须取一本簿籍,调查检验真假,绳之以法便可。怎能取尚书省的全档案到御史台去审查,查找二十多年的旧帐,象这样追查过失,谁能受得了这罪责!这实在是贤圣的王朝应当慎重对待的事。”胡太后这才停止追究。胡太后又因为元匡的多次建议都没有被采纳,怕他提辞职,想要奖励安他,就加封他为镇东将军。二月丁未(十六日),又封元匡为东平王。

[6]三月,丙,敕织官,文锦不得为仙人鸟兽之形,为其裁翦,有乖仁恕。

[6]三月丙(十五日),梁朝下令给织官,命令锦纹不能织仙人鸟兽的形状,因为这样剪裁起来,违背了仁

[7]丁亥,魏广平文穆王怀卒。

[7]丁亥(二十六日),北魏广平文穆王元怀去世。

[8]夏,四月,戊申,魏以中书监胡国珍为司徒。

[8]夏季,四月戊申(十八日),北魏任命中书监胡国珍为司徒。

[9]诏以宗庙用牲,有累冥,宜皆以面为之。于是朝野喧哗,以为宗庙去牲,乃是不复血,帝竟不从。八坐乃议以大脯代一元大武。

[9]梁武帝在诏书中认为宗庙中祭祀用牲畜,对鬼神有妨害。应当都用面粉去作。于是朝廷内外议论纷纷,认为宗庙中不用牲畜,就等于不再祭祀。武帝终于不肯听从。朝中的级官员们就商议用大代替

[10]秋,八月,丁未,诏魏太师王雍居门下,参决尚书奏事。

[10]秋季,八月丁未(十八日),北魏诏令太师王元雍居门下省,参决尚书奏事。

[11]冬,十月,诏以宗庙犹用脯,更议代之,于是以大饼代大脯,其余尽用蔬果。又起至敬殿、景台,置七庙座,每月中再设净馔。[11]冬季,十月,因为宗庙仍然用,梁武帝又下诏令制止,于是朝官们又商议替代之,因此决定用大饼取代,其余的都使用蔬菜果,又修建至敬殿,景台,设置七庙中的神位,每月里又设置素

[12]乙卯,魏诏,北京士民未迁者,悉听留居为永业。

[12]乙卯(二十七日),北魏朝廷下诏令,凡在北方代都的没有迁徒的士民,都听任他们留作长久居民。

[13]十一月,甲州刺史牟汉叛,降魏。

[13]十一月甲(初七),州刺史牟汉反叛,投降了北魏。

[14]十二月,柔然伏跋可汗遣俟斤尉比建等请和于魏,用敌国之礼。

[14]十二月,柔然国的伏跋可汗派俟斤尉比建等人向北魏求和。北魏用对待敌对国家使节的礼节接待了柔然使者。

[15]是岁,以右卫将军冯为豫州刺史。谨厚木讷,行军能检敕士卒;诸将争功,独默然。为政清简,吏民怀之。上尝叹曰:“所在,令朝廷不复忆有一州。”

[15]这一年,梁朝任命右卫将军冯为豫州刺史。冯憨厚拙,行军作战能督促士兵;众将争夺功劳时,只有冯一个人不说话。他为政清廉,官吏、百姓都激他。梁武帝曾经赞叹说:“冯在的地方,一切无不放心,能让朝廷想不起来还有这个州。”

[16]魏尚书崔亮奏请于王屋等山采铜铸钱,从之。是后民多私铸,钱稍薄小,用之益轻。

[16]北魏尚书崔亮上书请求在王屋山等地采掘铜铸造钱币,建议被采纳。从此以后,百姓常常私自铸钱,钱币比较薄小,使用一段时间就更轻了。

十七年(戊戌,518)

十七年(戊戌,公元518年)

[1],正月,甲,魏以氐酋杨定为平王。

[1]季,正月甲(初八),北魏封氐族酋长杨定为平王。

[2]魏秦州羌反。

[2]北魏秦州的羌人造反。

[3]二月,癸巳,安成康王秀卒。秀虽与上布衣昆弟,及为君臣,小心畏敬过于疏贱,上益以此贤之。秀与弟始兴王尤相友,久为荆州,常中分其禄以给秀,秀称心受之,亦不辞多也。

[3]二月癸巳(初七),安成康王萧秀去世。萧秀虽然和梁武帝在贫贱时是兄弟,等到成为君臣关系之后,对梁武帝的谨慎小心、恭恭敬敬超过了朝中那些关系疏远、低贱的臣,梁武帝也更因此而认为他贤良。萧秀和弟弟始兴王萧相互友,萧一直作荆州刺史,常常把他的俸禄给萧秀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