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齐纪二(4/10)

到尚书令、仆了,何止是一个中书郎!”

萧衍好筹略,有文武才,王俭异之,曰:“萧郎三十,贵不可言。”萧衍事喜运筹谋略。他文武全才,王俭非常重他,对他的才能惊异不止。王俭曾说:“萧郎刚刚年过三十,实在是贵不可言啊!”[2]壬寅,以柳世隆为尚书左仆,丹杨尹李安民为右仆,王俭领丹杨尹。

[2]壬寅(二十九日),南齐朝廷任命柳世隆为尚书左仆,任命丹杨尹李安民为右仆,任命王俭兼领丹杨尹。

[3]夏,四月,甲寅,魏主如方山;戊午,还;庚申,如鸿池;丁卯,还

[3]夏季,四月,甲寅(十二日),北魏孝文帝前往方山;戊午(十六日),返回中。庚申(十八日),又前往鸿池,丁卯(二十五日),返回中。

[4]五月,甲申,魏遣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

[4]五月,甲申(十二日),北魏派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访。

[5]六月,壬寅朔,中书舍人吴兴茹法亮封望蔡男。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谓之“四”,以法亮及临海吕文显等为之;既总重权,势倾朝廷,守宰数迁换去来,四方饷遗,岁数百万。法亮尝于众中语人曰:“何须求外禄!此一中,年办百万。”盖约言之也。后因天文有变,王俭极言“文显等专权徇私,上天见异,祸由四。”上手诏酬答,而不能改也。

[5]六月,壬寅朔(初一),南齐中书舍人吴兴人茹法亮,被封为望蔡男。此时共有四位中书舍人,被分别派驻各省,称为四,分别由茹法亮和临海人吕文显等人担任。他们总揽大权,声势超过了朝廷其他文武官员,地方官不断来去调换,四面八方给他们送的礼,一年就达几百万之多。茹法亮曾经当众对人说:“何必一定要求得外任官的俸禄。就在这一里,一年就可到一百万。”他所说的一百万也不过是个大概的数目。后来,天象星辰发生了变化,王俭决认为:“吕文显等人专断独行,徇私舞弊。所以,苍天现异变,这一灾难自四。”南齐武帝亲自写诏酬答王俭,却不能改变这现状。

[6]魏旧制: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谷二十斛;又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所调各随土之所。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

[6]北魏旧制规定:每年调为二匹布帛,二斤棉絮,一斤丝,二十斛谷米。另外,又增缴一匹二丈的布帛,存本州州库,用来供应调的需要。各州所征调的品,可以照本地所产的缴纳。丁卯(二十六日),孝文帝下诏说:“设置官吏,发放俸禄,很早就已开始实行,自从中原战,这一制度才开始中断。朕依照旧有的典章制度,开始颁赐官吏们的俸禄。所以,每调应增缴三匹帛,二斛九斗谷米,作为官员们的禄。再增收二匹调以外的帛。俸禄制度实行以后,贪赃达一匹布帛的死,改变法令制度,应该作为新的开始,为此下令实行大赦。”

[7]秋,七月,甲申,立皇陵王。

[7]秋季,七月,甲申(十三日),立皇陵王。

[8]乙未,魏主如武州山石窟寺。

[8]乙未(二十四日),北魏国主孝文帝前往武州山石窟寺。

[9]九月,魏诏,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守宰之贪者。

[9]九月,北魏下诏,官员们的俸禄制度,从本年十月开始实行,每个季度发放一次。以前的法律规定,贪污十匹布帛,受贿二十匹布帛的人,一律以死刑。到现在,凡是受贿一匹布帛的,以及贪污无论多少,都以死刑。朝廷仍然分别派检查官,到各地巡视纠举有贪污行为的地方官。

秦、益二州刺史恒农李洪之以外戚贵显,为治贪暴,班禄之后,洪之首以赃败,魏主命锁赴平城,集百官亲临数之;犹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自余守宰坐赃死者四十余人。受禄者无不局,赇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

秦、益二州刺史恒农人李洪之自恃皇亲国戚,分显贵,为官残暴,贪赃枉法。实行俸禄制度后,李洪之因贪污事,第一个就被揭发来。孝文帝下崐令给李洪之上上手铐脚镣,押赴平城;然后,召集文武百官,亲自历数他的罪状。由于他是朝廷大臣,允许他在家里自杀。其余有贪污受贿罪的地方官大约有四十多人,也全都以死刑。那些接受过贿赂的人,无不恐慌害怕,行贿受贿的事,几乎被杜绝了。然而,官吏和老百姓犯了其他罪时,孝文帝大都宽大理。对缺少确凿证据的罪犯上报审,多半免除死刑而放到边疆,这情况,每年都数以千计。由朝中法司判死刑的,一年也超不过五六个人,州郡、边镇就更少了。

久之,淮南王佗奏请依旧断禄,文明太后召群臣议之。中书监闾以为:“饥寒切,慈母不能保其。今给禄,则廉者足以无滥,贪者足以劝慕;不给,则贪者得肆其,廉者不能自保。淮南之议,不亦谬乎!”诏从闾议。

很久以后,淮南王拓跋佗奏请仍旧制,停止向官员发放俸禄。太皇太后冯氏召集文武百官讨论这件事。中书监闾认为:“自饥寒迫,慈母却不能保护她的孩。如今,发放俸禄,廉洁的官吏更加清白而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也足以改过为善。停止发放俸禄,贪官污吏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贪赃枉法,廉洁的人却不能维持生计。淮南王的建议,岂不是荒唐吗?”朝廷颁诏采纳闾的建议。

闾又上表,以为:“北狄悍愚,同于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又,狄散居野泽,随逐草,战则与家业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不赍资粮而饮自足,是以历代能为边患。六镇势分,倍众不斗,互相围,难以制之。请依秦、汉故事,于六镇之北筑长城,择要害之地,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置兵捍守。狄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一夫一月之功可城三步之地,弱相兼,不过用十万人,一月可就;虽有暂劳,可以永逸。凡长城有五利:罢游防之苦,一也;北放牧无抄掠之患,二也;登城观敌,以逸待劳,三也;息无时之备,四也;岁常游运,永得不匮,五也。”魏主优诏答之。

接着,闾再次上疏朝廷,认为:“北狄凶悍愚昧,如同禽兽。他们所擅长的是在野外作战却不擅于攻城。如果我们利用北狄的短,遏止它的长,那么,北狄人数再多也不会成为我们的祸患,即使攻来也无法我们的国境。况且,北狄人都是散居在旷野沼泽地带,他们总是跟着河和绿草不断迁移,打仗时,他们可以带着全家人财产一起战斗,而撤退时又可以连同家畜一块儿逃走,用不着携带粮,饮可以自给自足,因此历代成为中原国家边患。朝廷在北方的六个重镇,使兵力分散。敌人的数目一旦超过我们一倍,镇将就不敢迎战。他们却可以互相援引围攻我方的重镇,这样,敌人就很难制服。因而,我请求依照秦、汉时期的边防策略,在六镇以北,修筑长城,选择关键地方开辟城门,在旁边再另修建一个小城,派兵守卫。狄人既不会攻城,在荒凉的郊野上也抢不到什么东西,他们的把青草吃光就会撤走,定会受到惩罚。估计六个重镇的防线,东西不超过一千里,一个男一个月的功夫,就可以筑起三步长的城墙,即便把壮老弱劳力加在一起,所用劳力也不会超过十万人,一个月就能完成。虽然暂时辛苦劳累,却可以得到永久的安宁。兴筑长城有五:第一,可以免除边防军巡逻的辛苦;第二,不用担心北方落利用放牧的机会前来虏掠抢劫;第三,可以登上长城观察敌人的动静,以逸待劳;第四,免除平日无休止的戒备状态;第五,一年四季都可以将粮秣运往边,使要资永不匮乏。”孝文帝特地颁下诏令,表扬赞同这一建议。

[10]冬,十月,丁巳,以南徐州刺史长沙王晃为中书监。初,太祖临终,以晃属帝,使于辇下或近藩,勿令远。且曰:“宋氏若非骨相残,他族岂得乘其弊!汝诫之!”旧制: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左右四十人。晃好武饰,及罢南徐州,私载数百人仗还建康,为禁司所觉,投之江。帝闻之,大怒,并纠以法,豫章王嶷叩涕曰:“晃罪诚不足宥;陛下当忆先朝念晃。”帝亦垂泣,由是终无异意,然亦不被亲。论者谓帝优于魏文,减于汉明。

[10]冬季,十月,丁巳(十八日),南齐任命南徐州刺史、长沙王萧晃为中书监。当初,帝临终前,将萧晃托付给武帝,特别嘱咐,要让萧晃留在京城中或京城附近任官,不要派他去边远的地方。又说:“宋氏如果不是亲骨之间互相残杀,外姓人怎么会有可乘之机?你们应该以为戒!”旧制规定:亲王们在京都时,只可以带四十名武装侍卫。萧晃喜武士的威仪,离开南徐崐州时,他私下带着几百件个人用的武返回建康,被负责防禁的门发觉,扔了长江。武帝闻知然大怒,打算将萧晃绳之以法。豫章王萧嶷叩哭泣说:“萧晃的罪过,诚然不可以宽恕。陛下该想想父王对萧晃的恩。”武帝也低下哭了,从此,武帝对萧晃不再有杀机,也没有信任和。议论朝事的人都说,武帝要比魏文帝曹丕好些,但不如东汉明帝刘庄。

武陵王晔多材艺而疏悻,亦无于帝。尝侍宴,醉伏地,貂抄。帝笑曰:“污貂。”对曰:“陛下而疏骨。”帝不悦。晔轻财好施,故无蓄积;名后堂山曰“首”盖怨贫薄也。

武陵王萧晔多才多艺,但情直率,也得不到武帝的。有一次,他参加皇御宴,大醉倒地,帽边上的貂尾都沾上了汤。武帝笑着说:“汤把你的貂尾都脏了。”萧晔回答说:“陛下您喜这些羽,却疏远亲生骨。”武帝很不兴。萧晔把钱财看得很轻,喜施舍。所以,他自己没有积蓄。他把后堂山叫“首山”,就是抱怨自己生活贫困以及武帝薄情。

[11]丽王琏遣使贡于魏,亦贡于齐。时丽方,魏置诸国使邸,齐使第一,丽次之。

[11]句丽国王琏,派使节向北魏贡,同时也向南齐贡。此时,句丽王国正盛时期,北魏安置各国使节住所,南齐使节排在第一位,接着就是句丽了。

[12]益州大度獠恃险骄恣,前后刺史不能制。及陈显达为刺史,遣使责其租赕。獠帅曰:“两刺史尚不敢调我,况一乎!”遂杀其使。显达分将吏,声言猎,夜,往袭之,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12]益州大度獠人自恃占据险峻,骄横狂暴、为所为,朝廷先后派去了许多刺史,但都不能制服他们。等到陈显达接任益州刺史,他派遣官差去缴田赋捐税,獠族首领说:“长着两只睛的刺史都不敢要我缴纳租调,何况这个独刺史。”于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