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参战。:将军们认为寡不敌众,对曹操的指示有怀疑。张辽说:“魏公远征张鲁,等他派救兵到达,敌人必定已将我们攻破了。所以他指示趁敌人未集结时予以迎头抗击,以摧折敌军锋芒,安定我军军心,然后才可能拒守。”乐进等人都不发言。张辽气愤地说:“胜负的关键,在此一战。诸位若还有疑问,我张辽将独自出战,以决胜负。”李典原本与张辽不和,却感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只是看您的计谋将会怎样罢了,我怎么能因为私人的恩怨而损害公义呢!我请求和您一起出战。”于是,张辽当夜募集敢于自己出战的兵士八百人,杀牛设宴隆重犒赏他们。第二天清晨,张辽身穿铠甲,手持战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杀死数十人,斩敌两员大将,高喊“我是张辽”,冲破敌兵营垒,直到孙权的大旗下。孙权大惊,不知所措,退上一座高丘,用长戟抵御。张大声叫喊着,要孙权下来交战,孙权不敢动,看到张辽所带的人马并不多,乃下令将张辽重重包围。张辽急忙打开重围,带领部下数十人冲出来。其余的人高喊:“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又返身杀回,再度突围,救出其余的战士。孙权的人马都望风披靡,不敢抵挡。从清晨一直战到中午,东吴的士兵丧失了斗志。张辽这才命令回城,部署守城,整修城防,人心军心于是安定。
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拨,撤军还。兵皆就路,权与诸将在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甘宁与吕蒙等力战捍敌,凌统率亲近扶权出围,复还与辽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度权已免,乃还。权乘骏马上津桥,桥南已撤,丈余无板;亲近监谷利在马后,使权持鞍缓控,利于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渡。贺齐率三千人在津南迎权,权由是得免。
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无法攻陷,便撤军返回。十兵们已经上路,孙权和部下将领们在逍遥津北岸,张辽从远处看到后,便率领步、骑兵突然杀到。甘宁与吕蒙等人奋力抵御,凌统率领亲兵扶孙权冲出包围,又杀进去与张辽奋战,身边的战士全部战死了,他自己也受了伤,佑计孙权已无危险,他才退回去。孙权乘骏马来到逍遥津桥上,桥南部的桥板已撤去,有一丈多宽没有桥板。亲近监谷利在孙权马后,要孙权抓住马鞍,放松缰绳,他在后面猛烈用鞭抽马,加强马的冲势,于是飞跃过去。贺齐率三千人在逍遥津南岸迎接,孙权因此得免于难。
权入大船宴饮,贺齐下度涕泣曰:“至尊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致祝败。群下震怖,若无天地,愿以此为终身之诫!”权自前收其泪曰:“大惭,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
孙权登上大船,在船舱设宴饮酒,贺齐从席间走出,哭着说:“主公无比尊贵,应处处小心谨慎,今天的事情,几乎造成巨大灾难。我们这些部属都非常惊恐,如同天塌地陷,希望您终身记住这一教训!”孙权亲自上前为贺齐擦去眼泪说:“很惭愧,我把这次教训铭刻在心中,不仅仅写在束身的大带上。”
[6]九月,巴、夷帅朴胡、杜、任约,各举其众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为巴西太守,约为巴郡太守,皆封列侯。
[6]九月,巴、夷两个少数部族首领朴胡、杜、任约,各率全体部众归附朝廷。于是朝廷划分巴郡,以朴胡为巴东太守,杜为巴西太守,任约为巴郡太守,三人都被封为列侯。
[7]冬,十月,始置名号侯以赏军功。
[7]冬季,十月,开始设置只有名号的侯爵,奖赏那些有军功的人。
[8]十一月,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
[8]十一月,张鲁率领家属出来投降。魏公曹操亲迎,授予张鲁镇南将军的官职,按照宾客的礼节接待他,封他为阆中侯,食邑万户。同时,封张鲁的五个儿子,以及阎圃等人为列侯。
习凿齿论曰:“阎圃谏鲁勿王,而曹公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自止,其此这谓欤!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曹公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矣。
习凿齿论曰:“阎圃劝谏张鲁不要称王,而曹操却追封他,以后的人,哪有不愿归顺曹操的!堵塞水的源头,其下游的水自然不再流动,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假如不明白这一点,仅重视武力征伐的作用,丰厚的爵位和赏赐只给那些拼死作战的武士,民众百姓便会认为动乱有利可图,习惯于争相攻杀,倚仗武力,战乱就不会停止了。曹操这样封赏,可以说是了解赏罚的根本原则。
[9]程银、侯选、庞德皆随鲁降。魏公操复银、选官爵,拜德立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