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之症,血脉凝结,坚实沉滞不能往来畅行的,也难以立时就可使它变得柔和畅通。所以,善舟楫的人,一定要等到天气变暖、坚冰融化之后,才可以在水上行船;解冻之后,地才易于凿穿。人的血脉也是这样,治疗厥逆时,一定要先用熨法调和经脉,在手掌与腋下,肘部与脚部,颈项与脊背等处加以熨治,使经脉调柔,温热之气已通,血脉遂即畅行,然后视病如何,对症施治:脉濡湿润滑的,就针刺使它恢复正常;脉坚紧的,就针刺而使实邪破散,待厥逆之气下行,就停止针刺。这就是解结的方法。
用针之事,主要在于调气。水谷所化精微之气积聚于胃中,使营气、卫气内外交通,并遵循各自的道路运行全身。宗气留积在膻中的气海,它下行则流注于气街穴,上行则趋走于呼吸道。所以,足部发生厥冷之症,是由于宗气不能循经下行,致使脉中血液凝滞留止,如不先用温熨法温通调和血脉,就不能取穴刺治。
用针治疗疾病,一定先要诊察患者经络的虚实,用切、循、按、弹等诊候方法,诊视脉气的应动情况,而后取适当穴位刺治,以去除其病。如果手足太阴、手足少阴,手足阳明六经的脉气和调,就说明身体无病,即使有些小病,也可不治自愈。如果某一经脉上实下虚而不通畅,这一定是横络受邪,并且邪气势盛,因而影响到正经,使它不能通畅。遇到这种情况,应将病邪所在部位诊察明白,然后用泻法刺治。这就是所谓解结的方法。
腰以上寒,腰以下热,应首先针刺项间足太阳经穴位,而且要留针较长时间,针刺已毕,再在项与肩胛部加以温熨,使温热之气下行,与腰下之热通而相合,然后停止针刺。这就是所谓推热而使它向上的针法。
腰以上热,腰以下寒,要诊察是哪一条经脉脉气不足并影响、伤损了其他经络,然后取适当穴位刺治,待到阳气下行,便停止针刺。这就是所谓引热而使下行的针法。
全身大热,发狂而且幻视、幻听、妄言妄语,应诊视足阳明胃经及其大络,取其适当穴位刺治。经络虚的就用补法:如血气盛实郁结,就用泻法。并让患者仰卧,在其头前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夹按其颈部人迎动脉,作较长时间夹按后,再屈指切按推揉,由上而下推至缺盆穴,如此重复多次,待到热去才停止。这就是所谓推而散之的方法。
黄帝问:有在一经之中发生多种疾病的,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麻木不仁,变化无穷,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这都是由邪气引起的。
黄帝问:我听说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什么叫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