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办,刑房吏,有位囚犯遭冤屈,被判死罪真可怜;支书办,心慈悲,平反冤狱无条件,厚德感动死囚犯呀!死囚犯!】
以上这十条故事,虽然每人所做的各不相同,不过行的都是一个善字罢了。若是要再精细的加以分类来说,那末做善事;有真的,有假的;有直的,有曲的;有阴的,有阳的;有是的,有不是的;有偏的,有正的;有一半的,有圆满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难的,有易的。
这种种都各有各的道理,都应该要仔细的辨别。若是做善事,而不知道考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夸自己做善事,做得怎样有功德,那里知道这不是在做善事,而是在造孽。这样做岂不是冤枉,白费苦心,得不到一些益处啊!我现在把上面所说过的,分类来加以说明。怎么叫做真假呢?从前在元朝的时候有几个读书人,去拜见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问说:佛家讲善恶的报应,像影子跟著身体一样,人到那里,影子也到那里,永远不分离。这是说行善,定有好报,造恶定有苦报,决不会不报的。为什么现在某一个人是行善的,他的子孙反而不兴旺?有某一个人是作恶的,他的家反倒发达得很?那末佛说的报应,倒是没有凭据了。
中峰和尚回答说:平常人被世俗的见解所蒙蔽,这颗灵明的心,没有洗除干净,因此,法眼未开,所以把真的善行反认为是恶的,真的恶行反算它是善的,这是常有的事情;并且看错了,还不恨自己颠颠倒倒,怎么反而抱怨天的报应错了呢?
大家又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善恶那里会弄得相反呢?
中峰和尚听了之后,便叫他们把所认为是善的,恶的事情都说出来。其中有一个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用礼貌待人是善。
中峰和尚回答说:你说的不一定对喔!
另外一个读书人说:贪财,乱要钱是恶;不贪财,清清白白守正道,是善。
中峰和尚说:你说的也不一定是对喔!
那些读书人,都把各人平时所看到的种种善恶的行为都讲出来,但是中峰和尚都说:不一定全对喔!
那几个读书人,因为他们所说的善恶,中峰和尚都说他们说得不对,所以就请问和尚,究竟怎样才是善?怎样才是恶?
中峰和尚告诉他们说: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恶。若是做的事情,可以使别人得到益处,那怕是骂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于自己的事情,那么就是恭敬人,用礼貌待人,也都是恶。所以一个人做的善事,使旁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了;只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了。并且从良心上所发出来的善行,是真;只不过是照例做做就算了的,是假。还有,为善不求报答,不露痕迹,那么所做的善事,是真;但是为著某一种目的,企图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像这样的种种,自己都要仔细地考察。
怎样叫做端曲呢?现在的人,看见谨慎不倔强的人,大都称他是善人,而且很看重他;然而古时的圣贤,却是宁愿欣赏志气高,只向前进的人,或者是安份守己,不肯乱来的人。因为这种人,才有担当;有作为,可以教导他,使他上进。
至于那些看起来谨慎小心却是无用的好人,虽然在乡里,大家都喜欢他;但是因为这种人的个性软弱,随波逐流,没有志气,所以圣人一定要说这种人,是伤害道德的贼。这样看来,世俗人所说的善恶观念,分明是和圣人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