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二讲千古风liu(1/4)

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第五十二讲 千古风liu

画外音:zuo为民间形象,曹cao2与诸葛亮,一个是jian诈yin险的小人,一个是纯粹正直的君子,zuo为历史形象,曹cao2与诸葛亮却不乏相似之chu1。比方说都生活简朴、执法严明,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曹cao2始终被看zuo是白脸的jian雄,诸葛亮始终是正义和智慧的化shen,那么为什么曹cao2与诸葛亮的民间形象和历史形象有这么大的区别?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千古风liu》。

曹cao2和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两个最重要的人wu,也是后世人们谈论最多的两个人wu。在很多人看来,曹cao2和诸葛亮不但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而且gen本就不是一路人,在戏剧舞台上和文学作品中,他们是针尖对麦芒,汉贼不两立的。然而易中天先生在上一集却提chu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他认为诸葛亮很象曹cao2,那么易中天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曹cao2和诸葛亮到底有哪些相似之chu1?为什么民间形象和历史形象的曹cao2与诸葛亮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zuo客百家讲坛为您jing1彩品三国大结局之《千古风liu》。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到诸葛亮,而且讲到诸葛亮和曹cao2的相似之chu1。这话很容易,引起不同的意见,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这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可谓汉贼不两立,怎么会是相似呢?如果我们读的是《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如果我们讲的是这两个人历史形象,而不是他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如果我们撇开政治集团立场,撇开dao德品质评价,单从政治路线看,这两个人确实有惊人的相似之chu1。田余庆先生在讲到曹cao2的法家路线,讲到曹cao2的法治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三国中只有诸葛亮相可比拟,就是至少在法家路线依法治国这两条上,他两个人是一致的,而且我甚至认为诸葛亮在蜀汉执行的就是一条没有曹cao2的曹cao2路线,或者说反对曹魏的曹cao2路线。我们知dao曹cao2要建立的就是一个法家寒族政权,是一个依法治国,而不是由士族地主阶级来垄断的这样一个政权,这一点诸葛亮和他是完全一样的,而且是在北方曹丕已经改变了他父亲的政治路线的时候,诸葛亮在南方,在益州还在jian持这样一条路线,这也是他最先灭亡的原因之一,我们在前面的节目里已然讲过,我们甚至会发现他们俩人的官衔都非常相似,曹cao2是丞相,封武平侯,命冀州牧;诸葛亮是丞相,封武襄侯,命益州牧。不同的在于什么?不同的在于曹cao2后来又当了魏公,后来又当了魏王,而诸葛亮没有封公,没有封王。但是并非没有这个动议,李严就曾经写信给诸葛亮要他加九锡,晋封王爵,让他称王,当然李严写这封信可能是不怀好意,也把他放到炉子上去烤一烤,问题是诸葛亮怎么回答的呢?诸葛亮先说我遭到先帝的殊遇,位极人臣,赐钱百亿,我已经非常gan激了,而现在先帝的恩德还没有报效,我们的事业也还没有成功,gen本不是谈加九锡,晋王爵这个问题的时候,接下来他说(画面字: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若灭魏斩睿”就是如果我们灭了曹魏,杀了曹睿,因为那个时候曹魏的皇帝已经是曹睿了“帝还故居”我们皇上能够回到洛yang“与诸子并升”我和诸位一起升官“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那个时候你不要说给我加九锡,加十锡都行,我都能接受,那这个话常常认为不可靠,在历史上已经有人认为不可靠了,这个话在什么地方chu来的呢?《诸葛亮集》,是他自己的文集里面的,但是历史上还是有人不相信,说诸葛亮这个人是很谦虚的,他怎么会说这zhong话呢?我的看法是他怎么就不能说这个话呢,三国时期的人是有血xing的,就包括刘备,包括鲁肃,这些在某些作品中被描写的没有血xing的人,其实都是很有血xing的,诸葛亮就不能有血xing吗?何况这个话他是反将李严一军嘛,但是很多人觉得这有损丞相形象啊,这个话不能讲啊,我的看法怎么就有损了,我觉得很光辉啊,我看了这句话我觉得太过瘾了,本来就是嘛,如果真的是统一了天下,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只不过前面有一些人是接受了这些封号以后他就篡位了,我可以不篡嘛,所以老实说这两个人真是有很多相似之chu1。

画外音:从以上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不难看chu曹cao2与诸葛亮确实不乏相似之chu1,他们的政治路线是一样的,他们打算建立的政权xing质也是一样的,就连他们的生活俭朴、执法严明都很相似。那么为什么在后来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中曹cao2与诸葛亮却成了两个极端,他们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请听易中天先生为我们陈述的四个原因。

第一是自shen区别。毕竟这是两个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